项目五期成功完成集电线路建设创新探索,采用的冬季混凝土基础快速成型施工技术,将大开挖方式改为人工配风镐掏挖的方式,省去了支模时间,同时由于土层自身的保温作用,基础达到强度的时间减少。
本人还要说当下对精准的深入已不仅仅是根除县区之间的争贫;更要防范不摘帽盲区下的脱贫竞标赛;甚至更不是以扶贫的名义,而在项目定位上作张冠李戴式的扶贫。本人认为,在精准扶贫的贯彻执行中,亟待深入的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对扶贫项目要有精细的、落地生根发展的效果;二是脱贫攻坚,对扶贫对象要有精准的、脱贫致富内生力的唤起(见供分享的参考图)。
说到光伏扶贫的精准亟待深入,本人认为亟待深入在于对精准的学习领会与贯彻执行。先说深入学习领会的是习主席对扶贫的系列指导思想。再说扶贫中精准的贯彻执行。首先在2012年习主席到河北阜平考察对于扶贫工作他就讲不要用手榴弹炸跳蚤这是习主席在中国扶贫展开史上的新眼光;其次主席在2013年10月的浙西考察及2015年1月的云南考察先后提出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这是习主席对扶贫开发科学观的新境界;再则习主席在2015年6月贵州考察时提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这是习主席对精准扶贫发展观的新概括。我要说的是:有精准扶贫才能有精准的脱贫。
下节预告:光伏扶贫个性不可或缺。说白了,我们要对深入扶贫作落地的精准手段与目标的精准定位作深入探索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能源转型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
如果任由过半经销商就此退出光伏行业或大批裁员,已建成并网的数十万个户用光伏项目后续运维将没有着落,几万名户用光伏从业者的家庭生活从此受到影响,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此外,还有超过300KW已经签约项目不敢动,等待国家最新政策。关于未并网项目、关于库存和团队,他们有太多话要说:1 王先生(河南郑州):当地并网流程需要15-20天,周期较长,主要是乡供电所交接效率比较低,因此造成多个5月份完工的分布式项目未能在6月1日前并网。6 佚名(陕西西安):本地已有多起老百姓与光伏安装商发生冲突的事件,矛盾逐渐升级。
但众所周知,由于居民用电价格远低于工商业白天用电价格,其收益率、投资回收周期也明显不同,绝不能认为二者同属分布式光伏,可以执行同一政策。双方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不肯让步。
按照最大预期8万户、每户安装规模8KW、年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计算,每年发电量约为7.68亿kWh。如果按新政发布前的0.37元/kWh补贴标准,每年需要补贴资金2.84亿元;如果按新政的0.32元/kWh标准,每年只需要补贴资金不到2.46亿元,对于一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却可以为8万用户点亮希望,避免形成贷款逾期和坏账,重树8万个家庭对国家政策的信心。随着光伏度电成本不断降低,不排除工商业项目提前实现平价上网、停止享受国家补贴的可能。7 王先生(山东淄博):已经决定退出光伏行业,清理库存后亏损超过40万元,人员清退费用尚未计算,房产已抵押,不知如何收场!用户与金融市场质疑政府信用,伤害不可逆转此前索比光伏网曾发表《已安装、未并网的光伏电站怎么办?过渡期户用项目所需补贴不到3亿元》一文,其中提到,全国约有6-8万户居民分布式光伏项目尚未并网。
目前已停止所有户用光伏业务,虽然组件库存可以卖到海外,但30-40万元逆变器库存很难处理。目前,库存积压约100KW,占用资金数十万元,业务团队裁撤大半,仅剩4-5人。3 朱女士(江苏宿迁):原装系统在当地评价不错,因此已安装项目比较多,大概20户,超过200KW,包括约100KW已经装了电表但没有走完并网流程的项目。6月19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了《关于做好光伏发电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电网依法依规继续做好光伏发电项目并网、(代)备案和地方补贴垫付工作,让行业看到了一线希望。
但如果过早切断户用光伏的补贴,老百姓看不到足够的收益,户用光伏市场可能就此终结。目前库存积压超过100万元,如果政策明确户用光伏无法享受补贴的话,会削减大部分业务团队,维持经营。
经销商倾家荡产,泣血退场近日,索比光伏网与多家户用经销商进行了交流。但在索比光伏网看来,用电侧平价上网不能一概而论,要将工商业和居民用电区分开。
4 齐先生(江苏淮安):6月1日后并网的项目暂不收费,等政策明确后再定价。2 高先生(浙江嘉兴):对于未能在6月1日前并网的项目,一律降价2元/W,以弥补用户在补贴方面的损失。我们必须承认,由于之前分布式光伏投资收益率较高,出现了少数捞一票就走的害群之马,甚至有企业利用光伏贷、零首付骗钱。由于政策不明朗,销售价格无法确定,业务全面停滞,营销团队中的兼职人员全部遣散。当坊间出现光伏都是骗局、光伏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谣言时,我们要及时回击;当群众认为政府文件不可信、政策说变就变时,我们更不能沉默。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按照年利用小时数1300小时、工商业项目初装价格4.5元/W、平均用电价格0.8元/kWh、户用项目初装价格5.5元/W、用电价格0.52元/kWh、煤电脱硫脱硝标杆上网电价0.37元/kWh、无分布式光伏度电补贴来计算,考虑组件衰减但不考虑运维费用,其全投资收益率对比如下: 对于浙江嘉兴,有地方补贴但系统售价相对较高(工商业5.5元/W、户用7元/W),按照年利用小时数1100小时、省级补贴0.1元/kWh(20年)、工商业平均用电价格0.8元/kWh、市级补贴0.08元/kWh(2年)、居民用电价格0.54元/kWh、市级补贴0.25元/kWh(2年)、煤电脱硫脱硝标杆上网电价0.415元/kWh计算,其全投资收益率对比如下: 显然,户用光伏项目的收益率受自用比例、用电价格影响明显。
经济账平价上网要分开讨论按照主管部门的说法,发布新政是为了为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加快补贴退坡,也就是在减少弃光的同时,推动光伏早日实现平价上网。至于150万元的库存,只能等政策明确后再想办法了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能源转型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目前库存积压超过100万元,如果政策明确户用光伏无法享受补贴的话,会削减大部分业务团队,维持经营。
目前已停止所有户用光伏业务,虽然组件库存可以卖到海外,但30-40万元逆变器库存很难处理。但众所周知,由于居民用电价格远低于工商业白天用电价格,其收益率、投资回收周期也明显不同,绝不能认为二者同属分布式光伏,可以执行同一政策。
目前,库存积压约100KW,占用资金数十万元,业务团队裁撤大半,仅剩4-5人。我们必须承认,由于之前分布式光伏投资收益率较高,出现了少数捞一票就走的害群之马,甚至有企业利用光伏贷、零首付骗钱。但随着市场逐步规范、老百姓对光伏的了解越来越多,这些现象会逐渐消失,留给市场一片清净。6 佚名(陕西西安):本地已有多起老百姓与光伏安装商发生冲突的事件,矛盾逐渐升级。
当坊间出现光伏都是骗局、光伏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谣言时,我们要及时回击;当群众认为政府文件不可信、政策说变就变时,我们更不能沉默。但在索比光伏网看来,用电侧平价上网不能一概而论,要将工商业和居民用电区分开。
2 高先生(浙江嘉兴):对于未能在6月1日前并网的项目,一律降价2元/W,以弥补用户在补贴方面的损失。5 徐先生(浙江诸暨):有9户已安装项目尚未并网,如果政策明确户用光伏无法拿到补贴,会给用户降价,使收益率达到预期水平。
如果要评选在光伏531新政发布后最受伤的人群,分布式光伏经销商及业主绝对榜上有名。此外,还有超过300KW已经签约项目不敢动,等待国家最新政策。
7 王先生(山东淄博):已经决定退出光伏行业,清理库存后亏损超过40万元,人员清退费用尚未计算,房产已抵押,不知如何收场!用户与金融市场质疑政府信用,伤害不可逆转此前索比光伏网曾发表《已安装、未并网的光伏电站怎么办?过渡期户用项目所需补贴不到3亿元》一文,其中提到,全国约有6-8万户居民分布式光伏项目尚未并网。但如果过早切断户用光伏的补贴,老百姓看不到足够的收益,户用光伏市场可能就此终结。由于政策不明朗,销售价格无法确定,业务全面停滞,营销团队中的兼职人员全部遣散。3 朱女士(江苏宿迁):原装系统在当地评价不错,因此已安装项目比较多,大概20户,超过200KW,包括约100KW已经装了电表但没有走完并网流程的项目。
按照最大预期8万户、每户安装规模8KW、年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计算,每年发电量约为7.68亿kWh。双方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不肯让步。
要知道,这已经是最贴近终端用户、最有助于改善民生的分布式能源了。我们期待分布式光伏政策能有所转机,至少给户用光伏留出一定发展空间,让老百姓享受到发展清洁能源的红利。
关于未并网项目、关于库存和团队,他们有太多话要说:1 王先生(河南郑州):当地并网流程需要15-20天,周期较长,主要是乡供电所交接效率比较低,因此造成多个5月份完工的分布式项目未能在6月1日前并网。4 齐先生(江苏淮安):6月1日后并网的项目暂不收费,等政策明确后再定价。